山东大学面向全国招生,计划规模居全国一流大学前列,考生入学后的基础和情况各不相同。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学校定期修订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为2020版,构建了“通识教育.拔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3M+6C”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因材施教。
3M”指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和微专业,是山东大学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山东大学深化“四新”建设和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主修专业是学生主修的学士学位或双学位专业;学校鼓励优势特色专业开办辅修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须与主修学士学位归属不同的本科专业大类,辅修学士学位总学分不少于60学分;微专业是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质,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通过对学习者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其能够具备该方面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分为全面提升型、跨学科复合型和学科延伸性三个类型,每个微专业一般设置5-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总学分在20学分左右。
至今累计推出英语+法学、英语+国际政治、护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信息、国际政治+国际经济、英语+国际贸易等6个双学位项目,4个辅修学士学位和45个微专业项目,很好的满足了学生对于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6C”是指6种类型的特色班,包括基地班、拔尖班、卓越班、菁英班、实验班.强基班。基地班是指六个国家级基地班,包括潘承洞数学基地班、王淦昌物理基地班、邓从豪化学基地班、童第周生物基地班、闻一多文学基地班、曾呈奎生命基地班;拔尖班是山东大学自设的泰山学堂、尼山学堂、齐鲁医学堂、崇新学堂四个拔尖培养实验班;卓越班是分别面向工科的卓越工程师,面向医科的卓越医生,面向法学的卓越法律人才,面向新闻学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实验班。菁英班是山东大学与中科院各科研院所共同建设的,进行科教协同育人的11个实验班,包括华罗庚班、王淦昌班、严济慈班、黄昆班、戴芳澜班、王应睐班、环境与健康菁英班、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技术物理英才班、计算机菁英班、尚光英才班;“四新”实验班包括新文科实验班、新工科实验班、新医科实验班。强基班是为强基计划学生单独设置的实验班,目的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导师制、小班化,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动态进出机制,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威海校区为了适应社会对多元人才的需求,先后开设了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班、量子信息工程实验班等菁英班/实验班,开办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双学位班,7个辅修学士学位和11个微专业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中,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实验班面向一校三地公开选拔。
15.山东大学允许不允许学生入学后转专业?
本科生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各有一次转专业学习的机会。为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转专业实行“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要求”的方式。除部分特殊招生类别的考生外,学校不再统一规定其他报名条件;取消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学生可自由申请,由各学院自主确定选拔方式、考核内容及录取标准,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选拔录取工作。具体要求可查看《山东大学在校本科生转专业学习管理规定(修订)》。
威海校区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自2019级学生开始,澳国立联合理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生物科学、应用化学4个专业之间可以互转,金融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之间可以互转。澳国立联合理学院的4个专业不允许与其他学院的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互转。所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可以与普通类专业互转。
16.山东大学的辅修学士学位是怎样规定的?
学校允许学有余力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根据自己兴趣和学校教学条件,选择修读辅修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是学生本科期间修读与主修专业不在同一本科专业大类的另一专业,完成其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在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前提下,经学校审核合格获得辅修学士学位,并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
17.山东大学如何推进学生的海外学习经历?
我校积极开拓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与全球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100多所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已有线上、线下各类海外经历项目200余个。学校每年有2000余名学生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
目前海外交流项目类别主要有:①长期交流项目,时间一般为一学期或一年,交流高校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②短期交流项目,时间一般为二到六周,以暑期项目为主,访学单位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③国家公派出国项目,主要有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加拿大Mitacs本科生实习合作奖学金项目、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国际组织实习项目等;④与国(境)外名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如加拿大渥太华大学(3+2)、新加坡国立大学〔3+1+1)等;⑤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如联合国青年领袖精英班等。
18.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中外合作办学具体情况如何?
威海校区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办学双方为山东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理学院隶属山东大学,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四个本科专业,分为“4+0”和“3+2”两种培养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分为“4+0”和“2+2”两种培养模式。
答案来源于:2021年山东大学本科招生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