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学院概况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单位。学院现有3个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电能变换与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电力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3个系(系统科学与工程系、控制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青岛市科学技术高奖1人,泰山学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团队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杰青1人,山东省优青1人,博导9人,教授19人,副高职称25人,博士35人。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青岛市劳动模范2人。目前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余人。
学院拥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均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校级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系统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系统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电气工程”“控制工程”2个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系统理论”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山东省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校级重点学科,“系统理论”学科设有泰山学者岗位。
近年来,学院获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防预研子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8项,厅局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SCI、EI收录300余篇),学术论文进入工程学科ESI国际排名前1%;出版著作、编著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承担国家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8项;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14项。
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子技术实验室
二、专业简介
1.自动化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系统工程、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从事自动化控制、测控技术、信号与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该专业就业领域宽广,可从事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税务、外贸、工商、铁路、民航、海关、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工作。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校级品牌专业)
本专业是强弱电结合、以强电为主的宽口径专业,学生将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具有解决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及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能力。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设备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等。可从事电力工程和电气装备有关的系统设计、电力管理、运行控制、科学研究等工作,如各级电力公司、电厂、机械、交通、铁路、化工、电力勘测设计院、电气设备公司、工程局、电气制造行业、政府和研究所等部门。
原标题:青岛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