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地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何时公布?
答:各地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即招生专业目录)一般是在即将开始填报高考志愿的5月初至6月中下旬,在各地专门主办的招生考试杂志、报刊上向社会公布。有些地方仅在开始填报志愿的前几天才向社会公布,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公布似乎有越来越晚的趋势。
当然,在每一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院校的征集志愿计划将通过各地招生考试信息网(由各地省级招生办或教育考试院主办的)、有关新闻媒体及各填报征求志愿确认点向社会公布。
2.怎样可较早知道高校招生计划?
答:由于各地向社会公布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即招生专业目录)似乎有越来越晚的趋势,那么,怎样才可以较早的知道心仪高校的招生计划呢?(1)教育部开设了“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址:),考生可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通过这个渠道查询各高校各专业的招生计划。(2)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有些披露信息及时的高校就在本校的招生信息网上,向社会公布本校的招生来源计划(即分专业的招生计划)。
3.什么是高校招生章程?
答:由高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制订的,并经其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后,才可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且不得擅自更改的并必须严格执行的有关高考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和重要依据的谓之高校招生章程。
4.招生章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教育部每年都明确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5.招生章程与“招生简章”有何区别?
答:从名称上看,只是将“招生简章”改为“招生章程”,但这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一字差异”。从理论上来讲,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简章”跨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的“章程”,这一字之改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从法律上来说,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法律规范性的作用,而“招生简章”则基本不具备什么法律规范性的作用。这对广大考生及家长这个“弱势群体”来说具有一种较好的保护。反过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高校就是一种较强的约束,当然也有保护。用招生章程招生,将大大有助于高校实现公正、公平、公开的“三公”原则,将把我国依法治招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从实践上来说,由于“招生简章”仅介绍一般性报考内容,而报考的核心内容(录取规则等)是不公开的,可招生章程就不同了,录取规则等17项招生信息是其必须公开的主要内容。通过录取规则中“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对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这些具体的规定内容,给了广大考生及家长以用武之地,所以不能“跟着感觉走”,而必须“跟着招生章程走,掌握报考新技巧”。
6.问:招生章程的作用是什么?
答:教育部在连续10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均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高等学校应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
7.招生计划中“限招英语”是什么意思?
答: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中的“限招英语”是指招生院校(专业)只招收高考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高考时考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的考生不能填报相应的院校(专业)。
8.实际录取数与计划招生数有何差别?
答:计划招生数是指在某地有招生任务的全国各高校准备招生的人数,实际录取数是指实际录取的结果。这两个之间是有差别的。从近两年的具体情况看,一般常见的是实际录取数大于或等于计划招生数;当然有时也存在实际录取数小于计划数,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志愿选报不平衡,造成一些学校生源不足或无生源,通常是外地院校情况更为严重,迫使这些生源不足的学校不得不削减招生计划。
9.为什么要了解录取批次及其安排?
答:由于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将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分批次录取既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除提前批外,批次越靠后,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批降低,只要正确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顺序的志愿之间的关系,前批次如果不能录取,后批次仍有机会。
10.教育部对高校录取批次有何规定?
答:各省级招生委员会要根据本地区招生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高等学校录取批次。原则上同一高等学校同一学历层次的招生计划应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如确有必要,可以将同一高等学校的不同专业安排在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不同批次录取;但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学历层次的全部招生计划,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须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并执行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相同学费标准。高等学校被安排的录取批次与上一年度有变化的,省级招办应事先与高等学校协商一致后,再向社会公布。
11.什么是录取控制分数线?
答: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或省线)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录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低成绩标准。各科类、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都会有所不同,他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院校一般只能录取所在批次线上的考生,只有招投总分达到或超过批次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由高校选择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