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适应电子商务等领域第一线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熟悉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心理健康,掌握电子商务模板应用及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规则,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和应用能力,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店运营、文案策划、网络渠道(平台)分销、商城营销与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网店客服、数码摄影与图片美化等日常业务工作,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1、实施“导入项目、工学交替、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学期间,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安排不同学期课程内容的商务素质和技能训练。第一学期的商务素质与职业意识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敬业责任意识和抗压忍耐意志,鼓励并适当安排学生参与客服岗位实习(假期);第二、三、四、五学期安排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学习,学院利用师资团队,导入大泉州地区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项目,让同学们在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中完成实训学习,在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中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同时服务地方经济;第五学期安排到企业实训,进行网上贸易的实际操作,客户服务或网络编辑推广实训;第六学期安排在企业,实施至少半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将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巧应用在工作岗位上,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专业培养的方向以培养营销服务型人才为主
以培养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营销服务型人才。主要岗位有:SEO专员、数据分析师、网络营销员、客户服务员、网络编辑、电子交易员、网店经营者。
3、体现“双证融合”特点
以就业为导向,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将职业技能认证要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将职业资格证以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100%。其中职业资格证可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方向,从“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网店运营专员/网络营销经理/网络管理员”中选择。鼓励学生获取与电子商务专业密切相关的“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助理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或淘宝资格认证类技能证书,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4、营造电子商务环境,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将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电子商务三创赛”、“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博导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等,网店经营等形式培养学生电子商务意识,通过利用阿里学院、派代、百度等网络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信息敏锐度、信息发布力及个人推广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自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协作意识和职业技能;通过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意识训练,提升学生客户服务意识、敬业责任感,磨练抗压忍耐意志;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营造电子商务环境,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专业名称 | 开设学校 | 学制 | 地址 |
---|---|---|---|
电子商务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