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9名;博士16名,硕士20多名,另引进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院校专家团队支持学院的发展。
近年来出版各种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多项成果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教学成果多次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学院现设“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专业方向硕士点1个,有文化产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民族学4个本科专业。设有西南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中心、三峡法学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其中民族学专业是重庆市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单位。
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注重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学年论文制、就业与考研的素质拓宽工程等举措,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学生的就业率、英语四级过级率、挑战杯立项率、学术论文发表、研究生录取率等在全校均名列前茅。
1.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文理兼收)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文化产业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济、法律知识,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毕业生授管理学学士学位,可在政府机关、广告业、网络文化与动漫游戏产业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管理、创意、项目策划等工作。主干课程: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产业法与文化政策、文化创意理论与实践、创意写作、会展实务、影视产业经营管理、文化经济理论与务实、大众传媒管理。
2.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文理兼收)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授管理学学士学位,可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劳动仲裁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和管理等工作。主干课程: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政策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
3.法学(本科·文理兼收)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法律人才。毕业生授法学学士学位,能在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中介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经济法、商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证据法。
4.民族学(本科·文史类)
本专业是重庆市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特色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建设单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民族学知识,具备开展民族工作和从事学术研究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毕业生授法学学士学位,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民族宗教、文化文物、城乡开发、社区服务等相关工作。主干课程:民族学概论、社会学、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社会研究方法。
专业名称 | 开设学校 | 学制 | 地址 |
---|---|---|---|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 宁德财经学校 | 2.5 | -- |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 内江铁路机械学校 | 2.5年 | -- |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卫生管理 | 启程国际教育培训集团 | -- | -- |
公共事业管理(原公共管理) | 滁州学院 | 四年 | -- |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 | 韶关学院 | -- | -- |
公共事业管理 | 东营市黄河口职业技术学校 | 3 | -- |
2020年重庆三峡学院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