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农林牧渔类必修课程化学共9门必修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 学时 |
1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人生观、职业观和职业规划技能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36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注重学生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培养,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 | 36 |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 36 |
4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36 |
5 | 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36 |
6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 216 |
7 | 信息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使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IE、Outlook、Word、Excel、PowerPoint)及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72 |
8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180 |
9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头表达和书写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198 |
10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 | 144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化学 | 基础模块了解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化学反应及其规律、溶液与 中的离子反应、常见无机物、有机物及其应用。农林牧渔类还需掌握缓冲溶液、胶体和渗透压,滴定分析法,脂类和纤维素,杂环化合物、生物碱和核酸等相关内容。 | 72 |
2 | 植物基础 | 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与大小,基本结构与功能等。学习植物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发生部位、发生时期、分裂过程中的遗传物质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等。植物组织的类型,掌握六大类组织在植物体内分布特点、结构特点与功能等。掌握植物各个组织的分类、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形态、类型、结构与功能等。学习植物分类基础知识,植物类群及其特征。 | 144 |
3 | 农业生物技术 | 掌握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作物常用的一般育种技术、微生物培养的一般过程、常用农业微生物的生产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6 |
4 | 设施农业 | 学习并掌握设施农业的概念和发展趋势;设施农业的类型、结构与性能;设施农业覆盖材料的种类和性能;设施环境的特征及控制方法;园艺作物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蔬菜、果树、花卉设施栽培技术要点;无土栽培技术要点;园艺植物工厂等相关知识和技术。 | 36 |
2、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植物生产与环境 | 讲授植物生长发育基本知识;光、温、水、气、肥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了解各种养分对植物的作用和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明确土壤、植株和肥料的关系。掌握主要化肥和有机肥的性质、作用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的关系和施用原则。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天气和气候的形成规律以及灾害性天气和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状况等,能自觉的用于农业气候区划、作物生产栽培管理。 | 160 |
2 | 大田作物栽培 | 学习并掌握农作物和农作物生产概念、农作物的起源与分类;耕作制度、种植制度的含义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识记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类型、形态特征、发育特点、田间管理、收获贮藏、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方法;识记农作物引种和驯化概念和意义,学会种子检验程序和方法;掌握农作物引种的规律并能在生产中加以应用。 | 160 |
3 | 植物保护 | 了解植物保护发展概况;掌握植物病害、虫害、常用农药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昆虫的形态特征,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植物病害症状,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农药和剂型的识别,农药的配制和使用,农田常见草害的防治技术等基本技能。 | 142 |
4 | 林果生产 | 使学生具备从事林果生产、服务、经营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项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当地主要林果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及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具有继续学习、立业创新的能力。 | 80 |
5 | 花卉生产 | 掌握花卉的分类、花卉栽培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花卉的繁殖方法、花卉栽培设备等知识;了解露地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温室花卉、兰花、温室观叶植物、多浆多肉植物的栽培。 | 80 |
6 | 农产品营销 | 了解农产品营销的相关概念;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调查的手段和方法,制定农产品企业的营销战略方案;掌握农产品市场分析的能力、开发客户的措施、识别竞争对手和制定竞争方案;能够确定农产目标市场和进行市场定位;能够进行农产品品牌塑造和开发;能够对农产品定价和调整价格;能够进行农产品销售网络布局和物流管理;能够制定有效的农产品营销策略并予以执行。 | 108 |
7 | 农业技术推广 | 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科学实验及新技术推广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了解农业科学实验中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田间试验和一般生物统计方法,能够进行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及总结,了解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原理、程序和方法,能够进行农业新技术推广项目的制定与管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树立安全、环保和服务意识。 | 72 |
3、实习实训
序号 | 实训名称 | 主要内容和要求 | 课时 |
1 | 植物临时装片制作与结构观察 | 学习显微镜的规范使用,认识植物各器官组织结构,掌握临时制片技术。 | 202 |
2 | 种子生活力测定 | 掌握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完成玉米、水稻、大豆等常见作物种子的生活力测定,并写出实验报告。 | 160 |
3 | 嫁接技术 | 理解嫁接技术的原理,目的及生产常用嫁接手段。熟练掌握T型芽接、嵌芽接等常用硬枝嫁接技术方法。 | 118 |
4 | 综合实训 | 专业核心课一般安排在第3-5学期,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度和农事进程,安排学生综合实训。要求学生通过认真听讲、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详实记录,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增强对相关课程的感性认识。 | 120 |
专业名称 | 开设学校 | 学制 | 地址 |
---|---|---|---|
现代农艺技术(农艺) | 德州卫生学校 | 3年--1.5年 | -- |
现代农艺 | 扎兰屯农牧学校 | 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 | -- |
现代农艺技术 | 沧州财经学校 | -- | -- |
现代农艺技术 | 石柱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 3 | -- |
现代农艺技术 | 湖北省建始县职业高中 | 三年 | -- |
现代农艺技术 | 临沂市第一职业中专 | -- | -- |
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学校现代农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要求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