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无机化学考试范围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制定本大纲。
(1)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2)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熟悉影响化学反应及化学平衡的因素;
(3) 了解酸碱理论,熟悉溶液中的单相与多相离子平衡,掌握弱酸、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和沉淀平衡的计算;
(4)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极电势、Nernst 方程及其应用,了解电势图及其应用;
(5) 了解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稳定常数及其应用,熟悉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熟悉配位化合物的的命名、几何构型和异构
现象以及配合平衡等有关知识。
5.2 结构化学
(1) 了解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熟悉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掌握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2) 了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力和氢键的特点;
(3) 了解晶体的特征、性质以及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5.3 元素化学,主要包括下面主要内容:
(1) 了解氢、稀有气体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熟悉卤素及其单质的通性,掌握卤化氢、氢卤酸和卤化物的性质,了解氯的含氧酸及其盐、氰、氢氰酸及其盐的性质;
(3) 熟悉氧族元素的通性,掌握过氧化氢、硫化氢、硫化物、硫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氧气、臭氧和水的净化;
(4) 熟悉氮族元素的通性,掌握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氮气、氨、铵盐以及磷的化合物的性质;
(5) 了解硅、硼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熟悉氧化铝、氢氧化铝及铝盐的性质,掌握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6) 熟悉碱金属、碱土金属的通性,掌握其正常氧化物、氢氧化物与盐类的性质,了解其低氧化物、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的性质;
(7) 熟悉过渡元素的通性,了解过渡元素的基本性质,掌握铁、铬、锰、钴、镍、锌、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了解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及其应用,掌握金属羰基化合物和过渡金属不饱和链烃配合物的性质;了解茂夹心型配合物的结构、成键特征和过渡金属的簇合物的特点。
(8) 了解镧系、锕系元素的通性。
5.4 实验部分
(1) 基本操作和技能: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2) 测定实验:了解一些常数(如气体常数)和化学数据(如解离常数)的测定方法,初步掌握正确操作、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通过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个别离子和混合离子的检出实验,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酸碱性、溶解性、氧化还原性、水解及配位性等性质,培养正确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4) 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无机制备实验,学习无机物的制备、分离和提纯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和药
品进行实验的初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