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工程师学院积极推进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按照“高层次、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着力科研方法训练,强化技术应用教育,跟踪技术发展前沿,按照“面向前沿、突出实践、夯实根基”的理念,重点培养研究生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组建三个教育中心,集学校13个专业学院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传统专业院系人才培养壁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多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共享。强化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课程教学实际应用指向,专业实践项目依托导向”的工程类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
深入贯彻开门办学、办学宗旨,找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拓展校企合作渠道,畅通校企联动机制,以项目研究为纽带,主动打造稳固的产学研联合体。具体包括:校企共商培养方案,要求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企)业;校企共建实践课程,已与吉利控股集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华为技术公司等针对行业特点联合开发课程;强化行企参与资金配套,要求每门课程至少聘请1位行(企)业专家参与同堂授课;推行校内外双导师培养,2017年已聘请159位工程硕士企业导师、58位工程管理硕士企业导师;与浙江省工程师职业资格评审有效衔接,符合条件者,将获得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针对行企需求推行订单式培养,开展与西飞集团、成飞集团等在工程硕士智能制造相关领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
积极拓展国际化培养,具体包括:全外籍教师担纲《实用交际英语》课程教学;已开展中法创新创业管理双硕士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合作院校为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电信学校、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科技学院等);首批10名研究生已于2017年9月赴法留学深造,第二批已从全院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中遴选12名;积极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法国中央理工集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洽谈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事宜。
答案来源于:2018年浙江大学报考工程师学院常见问题解答
2018年浙江大学报考工程师学院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有什么特色?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