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农学专业研究的对象,总的来说,应该是自然界的所有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香料作物、药用作物、能源作物、植物胶作物等等。其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农学学习(研究)的范围广泛和门类繁多,其中有侧重基础理论的,也有侧重应用技术的,特别是粮、棉、油等大田作物生产的理论与技术是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重点。这些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均涉及民生大计,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成果多应用于生产以提高国家农业生产水平。
2:农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农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实验设计、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生物学、作物生长发育与调控、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与育种等。
3:学农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1)富有责任感,心系国家农业发展、“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有兴趣做农业相关的政务工作;
(2)对农业科研感兴趣,并立志成为一名农业相关的科研人员;
(3)对农业教育感兴趣,并立志成为一名农业相关的教育工作者;
(4)学农爱农,有钻研精神,耐得住寂寞,能不为外界的浮躁气氛所影响;
(5)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动手能力强。
4:在农学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虽然农学专业涉及的面较广,但重点是生命科学。因此,不但要有良好的数、理、化基础,更需要对生物学和化学有较高的兴趣,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①学科知识偏向:农学的学科大多是概念的学科,掌握了概念,就掌握了学科。记不住,理解不了,就成了问题。不过真正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农学专业的同学们在学深了以后要接触生物统计这样的数学相关的学科,那时,天天接触概念而非运算的同学们会感觉到十分不适应!②时间安排:学生物学绝不能离开实验,然而单单实验课是远远不够的。在浙大永远敞开大门的实验室里,进行针对性高、连续性强、目的性强的实验会是不可多得的收获。但是生物实验,以分子遗传为例,要实验的对象可是脆弱而精致的DNA,时间要求长,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虽然农学的课业并不紧张,但天天在实验室与教室间奔走的你该如何安排时间,才能让自己拓展能力的同时,不会在学业上留下遗憾?
5:社会上是否存在对农学专业的理解误区?
社会上对农学专业存在较大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人群:大部分人认为农学专业的学生多来自农村,但实际上,很多学生来自城市,有些甚至来自国外;另外,有些人认为农学专业学生是由于成绩较低而选择门槛较低的农学专业,但实际上,农学专业不乏高绩点的学生。农学专业学生们的共同点更多的是心系国家农业发展,并致力投身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专业学习内容:社会上很多人还认为现在农学的学习内容是传统农学上的“下地种田”,但实际上农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已经是新农学的范畴,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种植栽培等课程,更多涉及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物联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随着时代发展,革新的生物技术、信息化已成为农学腾飞的新武器。
农业发展前景:在很多人看来,农学专业就业率低、工作岗位没有较高的生活保障,属于高跳槽专业。但如今看来,集约农业、健康农业、精益农业、有机农业等将会在我国蓬勃发展,从而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而农学专业的人才存在大量缺口,相较于其他热门专业,几千个人抢一个工作岗位,农学专业的就业率反而有较高保障。且农学系出来的学生对国家的粮食情况和相关政策都有着较好的掌握,整体素质较高,也符合企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对人才的需求。
6: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农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化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存在极大的科技创新空间,需要大量的农业顶尖的行政、教育和科技人才,需要通过学习国外宝贵经验、发挥本土传统优势来推动。同时,对于公众极为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如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等,也需要具有农学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向大众普及科学的观点。
7:农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在我们专业,约有1/3的同学会选择保研或者直博进行继续深造,其中大多数依然与农作物打交道,而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转向生命科学的其他领域,例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乃至神经科学等方向。还有一些同学会选择出国深造,学习、研究的方向和上述同学类似。
在工作就业方面,考公务员在我们专业特别热门,除了农业局、海关等机构外,银行等事业单位也是很多人的选择;也有的人会去制药、生物技术公司和企业等。
8:农学专业有哪些知名校友?
有学农出生、执政为农的周国富,他从基层劳动锻炼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凭着农学背景,踏上了一条为民富国强而不断奋斗的从政之路,曾担任浙江省政协主席。朱玉贤,这位如今任教于武汉大学的著名植物生理学家、科学院院士是1982届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生。
■农学吸引我的--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为此,我国始终把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目标;而农学专业的同学将担负着实现这一目标的重任,大有作为。例如,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让我们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更加充盈、丰富、安全,生活更加美好。显然,学农前程似锦,可更好地实现自身对社会的价值。
--王学德教授
钢筋水泥土无法带给我们麦浪滚滚的冲击,拥有精美的奢侈品无法和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相媲美,终日埋头于电脑无法体会在大自然里放飞青春梦想,而农学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专业,从事农业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业……农学不仅仅带给我知识,它用一颗颗种子向我证明了务实的可贵!我们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丰收,在这里寻找每个人的意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农学子弟心甘情愿为这片土地付出!质朴和纯粹是农学带给我的宝贵的品质!
--2011级本科生徐雯丽
无论是从传统还是现代发展的视角来看,农学的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农学的发展给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撑,农业的生产离不开种子。研究一粒种子从发芽、生长到成熟,经过传播,再度扎根土地完成萌发,生长成为一棵新的植株。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奥妙,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感受生命循环过程中,窥探农业科学的奥秘。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我们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扎根于农学这块广阔的土地,努力生长出一片新的天地。
--2014级博士生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