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政治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说过,政治学是“高主宰的科学、有权威的科学”。政治学当然是研究“政治”的一门学问,是研究“权力分配”、国家治理的社会科学。国际政治这个专业将政治放在了世界舞台上,在广阔的视角中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思考、去实践。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进而主要从政治的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关系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2: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法、外交学、国际组织、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政治与外交、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比较政治制度等。
3: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国际政治专业具体方向有很多,因此需要具备的特质因方向而异。总的来说,第一,需要有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视野开阔。电视、报纸关于国际时事的介绍和评论都需要及时关注和思考。第二,需要有较强的英语能力。本专业不少课程采用英文或双语教学,同时采用国外原版的英文教材,所以,对于选读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来说,有较好的英文读听写能力对于学习是一种必需品。概括说来,深厚的理论功底、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对现实的敏锐洞悉力与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是本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也是其所需要具备的特质。
4:在国际政治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学习中碰到困难是极为正常的,并且每个人实际情况不同,所以遇到的困难可能也不太一样。对于一个要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为将来工作打下扎实基础的同学来说,学习就是克服一个个困难的过程。首先,教材和阅读文献方面,多数为英文原版,并且需要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必须保证较大的阅读量,不同流派的代表著作必须多次阅读,这些对许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其次,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出于地域和现实原因,学生想前往外交外事部门进行实习比较困难。此外,学生的实习、科研或者综合活动,缺乏一些信息或制度上的支持。
5:社会上是否存在对国际政治专业的理解误区?
社会上对国际政治专业的误解是有的。首先,国际政治专业被认为是“冷门专业”,这一点导致很多同学即使对国际政治有兴趣,终也不敢选择这个专业。但是实际上,随着我国政治地位的提高,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日益增多,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日渐扩大,因此国际政治专业的前景是很光明的。其次,社会上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存在简单化的倾向。不少人认为,国际政治专业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专业,但很空泛而不切实际。事实上,国际政治学是研究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的“综合体”,相关知识和能力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众多领域中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6: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国际政治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国际政治专业的人才不仅可以施展才华于政治领域、国际组织,也可以在企业经营、对外贸易、各类媒体等方面,甚至旅游、文化、慈善等领域一展身手。随着公民涉外事务的增多、对外交流的扩大,社会对国际政治专业人才的需求整体上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国际化”社会生活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国际政治专业的人才参与其中。
7: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高端化是我们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走向。毕业生中,有选择政府部门就业的,诸如外交部国际司或外交部其他部门,以及地方外事局、民政局、人社局等单位,也有前往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校的,还有走向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如媒体、文化交流机构、银行等。此外,还可以考虑成为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去向是联合国机构或相关国际组织的公务人员。
■国际政治吸引我的--
国际政治是一扇门,这扇门的背后,是历史与现实的冲突,是东方与西方的交融,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抗争,是一个未曾领略的新世界。从此我拥有了独立看世界的眼睛,这双眼睛让我不再只站在己方,而是学会用每个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让我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没有绝对的正义和邪恶,所以能够理解和宽容。胸怀跨越了国界和地区,因为爱本身就没有界限。在这里,再大的理想都可以被包容,因为我们学习的正是世界的无穷;在这里,我们观天下之大势,论古今之风云,道不可道之事,煮美酒论英雄。如果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国际政治这个专业,我选择:权力、博弈、多元、前瞻性。诚然,国际政治的魅力远不只这寥寥数语可以道尽,或许于我而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心中真正热爱之事,并且乐于将这份热爱当成事业来践行,即使前方艰难险阻,也依然甘之如饴。
--2012级本科生施榕
学习,不仅只有知识上的储备,更有观念上的提升。选择国际政治,实际上就是选择了这种可能。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国际政治领域的流派之争,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诸多解释,对于国际局势转变的发展理论,还有看待人生与世界的崭新观念,如包容各国利益、重视事实真相的理性态度,对天下大势、国际国内新闻的敏感触觉,以及多层次分析、多角度构建的宏观视野,从而立足于时代,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石,理解并创造属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2012级本科生沈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