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是学校顺应大学综合化、研究型和教育创新的要求,于2002 年4 月18 日创立的新型学院。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何炼授任名誉院长,现任院长雷宏振教授。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3 人,专职教师88 人,其中教授14 人,副教授41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含在读)83 人,博士生导师11 人,硕士生导师41 人。
学院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统计学5 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MBA 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拥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等7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实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原则,能够依托基本理论和专业方法,有效解决经济、金融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通过考试进入国内高水平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深造。
学院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第一要务,谨遵“天道酬勤”的院训,坚持服务教学、服务市场、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办院理念,以创业型社团文化、大师型研究文化为主构建商学院的文化氛围;培养素质全面、勇担风险、富于个性、善于创新,具备的心态、感恩的情怀和熟练的社交能力,适应国际商务环境的优秀人才。
为推动本科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学院面向所有本科专业开展“2+2 ”“3+1 ”国际联合培养计划,与美国、新西兰、英国、法国的知名高校合作,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升专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该专业类涵盖了经济学和金融学2 个专业,学生入校后,可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学院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流,具体以当年政策为准。
经济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 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深厚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技术与手段,能够对现实微观与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初步规范与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主要掌握并运用经济、金融、会计、法律、管理等学科知识和技能,在政府、企业、金融和高校等部门、行业从事相应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理论、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经济理论史、金融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本论》研究、企业理论、低碳经济学等。
金融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 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从学校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服务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互联网金融等各类金融业从业人员,证监会、银监会、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人才,以及各企业金融分析、金融融资相关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保险学、行为金融学、金融中介学、证券投资学、银行信贷管理、个人理财、金融工程、投资银行学等。
该专业类涵盖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和财务管理4 个专业,学生入校后,可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学院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流,具体以当年政策为准。
市场营销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 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市场营销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能够实践运用现代营销理论与方法,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熟知分析和解决实际营销及一般管理问题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具有理论视野和实践能力,思维活跃的创新型人才。学生将适于在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创业企业以及具有相关职能的组织中从事市场分析、营销决策、以及市场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主干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工程、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市场调研与预测、国际市场营销、服务营销、战略管理、商务谈判、分销管理、定价理论与策略、产品管理、品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运营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广告学、营销预算与控制、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等。
人力资源管理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 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专业技能与方法,熟悉劳动法律与政策规定,具有分析与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一般能力,具备绩效改进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等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管理咨询师及研究人员。
主干课程:管理学、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测评、社会保险学、冲突与沟通管理、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招聘与选拔管理、培训管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薪酬设计与激励机制、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
电子商务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 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适应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电子商务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信息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具备信息技术与商务运营相结合的创新、创意、创业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领域,从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等的规划、实施与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服务科学与工程、战略管理、电子商务导论、网络营销、电子金融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模拟、网络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商务函电、国际商法与电子商务法规、网页设计与网站构建、高级程序语言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 及JSP 动态网页编程与应用等。
财务管理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 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财务管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企业、事业单位等理财方面知识和能力,具有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能满足公司、金融部门、社会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经济管理需要的财务管理中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掌握会计业务处理和管理、财务筹资、投资、营运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干课程: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告分析、审计学、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纳税筹划、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内部控制等。
原标题: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