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招收了首届体育专业学生,三十余年来为社会培养了逾4000余名合格的体育专业人才。
体育学院设有公共体育、理论、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场地设备管理和体质测试7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68人,专职教师5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6人,讲师28人,硕士以上学位42人。教师中有一名河南省教育厅技术带头人,二名教育厅优秀共产党员,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师资队伍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近年来,教师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80余篇;获厅级以上奖励20余项;主持完成课题5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12项。
目前,体育学院拥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适能实训中心4个实验室;室外场地总数62块,全部为朔胶场地,包括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室内场馆有体适能训练室、武术室、瑜伽室、健美操室、乒乓球室等。训练馆一座,包含:体操、网羽、篮球、排球四个功能馆;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个。
体育学院构建了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与领域,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了拓展类选修课模块,设立了四个方向:创新创业方向、休闲体育方向、社会体育与管理方向、保安与文秘方向。并且增加岗位证书的培训课程、专修课程学时、课外专项课程实训等,构建了课内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毕业生学分要求:分为“合格”、 “优秀”、 “卓越”三种规格的毕业生。
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均保持在95%,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2017年考研率27.4%(84名毕业生考取23名研究生)名列我校第二名。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能力,实行了“全程育人导师制”。
1.体育教育(师范、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大众健身等从事体育教学与管理、健身指导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田径类、体操类、球类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教育见习、专项训练、师范生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军事实践、劳动实践。
专业实践:术科课程(包括: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实践(技术、战术、教学比赛、体能的实训、竞赛的组织与编排、裁判法、竞赛规则等)、专修课程实训、体适能实训、中小学教材教法实习、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实验、专业技能竞赛等。
就业方向:大中专学校中小学等教学单位以及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社区体育指导部门、企事业工会部门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项目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健身指导员等工作。
原标题:2019年新乡学院体育学院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