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8:08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官网
qqje.com
学校地址
  3、率先开办高级技工班。早在一九八七年学校就开技校办高级工班的先河,开办了我市的第一个高级车工班,学校在高级工班的教学上大胆改革创新,加大教学投入,不断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成为精品,今后学校将培养更多企业实用的高技能人材。学校简介

  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座落在城区中心,校址位于夷陵大道126号,其前身为宜昌市工业技工学校工业分校,与原工业局幼儿园、市工业局教学班三个单位在一处办公教学。学校整个占地面积不足七亩地。只有四间教室、四个教学班、学生不足百人。无实习车间,教师、职工不足20人。

  机电技工学校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开始组建,1979年7月经原湖北省革命委员会(鄂革文(1979)100号文)批准,撤销宜昌市工业技校工业分校,成立湖北省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宜市革字(79)第104号文),学校规模为400人,注册资金286.19万元,开设车工、电工、钳工、热处理、计量修理五个专业,由市财政局全额拨款,隶属于宜昌市工业局。1987年6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办学规模由原来的400人扩大到600人。

学校成绩

  自1979年建校至今,历时二十一载。学校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弱到强,全体教职工发扬“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先后开办了车工、钳工、电工、冷作、热处理、计量质检,医药化工、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钢球工艺、彩印、模具钳工、旅游服务、营销、财会等近三十个专业,为我市机电、医药、化工、商业、旅游、轻纺等系统输送毕业生6000余人;中专毕业生1500余人;大专及本科生2000余人;为各县市及市直企业培训、考核鉴定高、中级技工、技师5000余人;开办在职职工及待业青年培训班数十期计一千多人。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中心,以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的,逆境奋起,从严治校,以质量求生存,不断改革创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历年来,学校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考核、竞赛获优胜奖90余项。1984年获宜昌市机械局先进单位;1985年参加省机械厅所属技校毕业生统考获第三名;1985年全省技校整顿验收,学校以97分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从而跃居全省先进技校行列;1988年获全省技校毕业生统考第一名;1990年,我校毕业生参加全国技校车、钳工技能大赛,获车工第三名、湖北省第一名;1991年,学校教改成果受到国家机电部肯定和表彰,同年,国家教委,计委、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授予我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4年,我校车工、电工参加全省技校、职教系统毕业生技术等级考核,获全市第一名;1995年我校毕业生参加全省技校、职教系统技术等级考核,全部取得中级技术等级证书;1998年5月参加宜昌市技校系统“鲁班杯”微机技能比赛,我校学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92年我市机械系统评出10名“机械青年明星”和1994年“机械青年十杰”、1996年“机械青年十佳”中,有近半数为我校毕业生。1994年~2000年,我校连续七年被宜昌市西陵区委、区政府、云集辖区授予“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从建校以来,先后有高明康、刘汉军等五位同志获得国家部委的表彰;有55人次获得省厅、市、局级表彰、奖励;刘芳时、章俊华等十多名教师在省、市教研活动中获奖。

  6、率先开展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国家近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因素,造成近两年职业学校招生就业难度加大,学校审时度势,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率先在宜昌市同类学校中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所有教职工采取竞争上岗,对无岗位职工实行待岗、轮岗,待岗、轮岗期间只发放部分工资,有力促进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职工爱岗敬业精神明显增强。

文章中可能包含联系方式(电话、手机、网址、微信、QQ),请确认联系方式是否为学校的,并且不要在网上给任何人转账,需要报名请到学校交费,以免受骗,后果自负。